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土​言土语——土管161班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规划实习报道(六)

作者: 编辑:gz_dl 发布时间:2018-09-19

由于916日台风“山竹”来势汹汹,原定周一前往海鸥岛进行外业测量的工作改为在室内进行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本次目视解译依据的是全国第三次土地利用调查分类标准,需各小组查看遥感影像时应标记好无法判读或理解模糊的斑块并于次日进行实地考察。虽台风阻挡了土管161班同学们外出作业测量的热情,但同学们将热情转移到室内的工作上,总结了上周珠海实习任务,调整好状态为接下来的辛苦日程做好充分的准备。

918日,台风离去,风雨骤停,天气转晴,土管161班的实习之旅又开始了。上午820分,同学们早早到达集合地点,准备前往番禺区海鸥岛江鸥村开始一天的野外实习调查。

首先,吴大放老师让同学们在车上轮流分享上一周在珠海市的实习心得,并总结室内解译遥感影像时遇到的问题。各个小组对珠海市一周的海岛实习都有不同的感悟与体验,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当有小组提出室内解译时遇到的困难,老师也及时给予了指导。

接着,我们来到了江鸥村村委会。江鸥村村委黎杰文先生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并向我们简单介绍了江鸥村的基本情况。江鸥村位于番禺区石楼镇东南部,是广州市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江鸥村占地面积6.67平方公里,包括江兴、上涌、下涌、江鸥尾4个自然片,现有20个村民小组,1702户,常住人口共3856人。村内具有较丰富的生态景观资源,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村内主要以水产养殖和花卉种植为主,其中拥有水产养殖鱼塘6000多亩。江鸥村借助区位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有效带动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相关产业。围绕乡村旅游发展,依次建成各具特色的红树林大排档、海鸥岛青少年科普基地、海岛农庄、红树林农产品交易步行街,形成了吃、住、游、购、行等功能齐全的休闲度假胜地,带动整个旅游品位上档次,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听完黎杰文先生的介绍,我们对江鸥村的了解更深刻了。

 

1 黎杰文先生介绍江鸥村情况

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一个鱼塘样区旁,按照老师的要求,对照相应的遥感图件观察鱼塘四周的建筑物是否发生变更,若发生变更,需要在图件上作出相应的标注;若有新增建筑物,需要用GPS在建筑物四个角定点,获取经纬度,并用滚轮尺丈量建筑物长度,用皮尺丈量建筑物宽度,方便在解译遥感影像的过程中准确定位新增建筑物的位置。掌握了基本要领以后,同学们便开始分工合作,深入到江鸥村各处观察地类变更情况,并仔细地在遥感影像上作出标记。

 

2 小组成员测量建筑物宽度

 

3 小组成员在观察地类变更情况

通过大家的辛勤工作与努力配合,各个小组基本上对江鸥村的土地利用变更情况有了大致了解。为了大家更加熟悉明天的实习内容,老师将大家集中在一起,回到原来的鱼塘样区旁,讲解复核高标准基本农田道路建设的要点。首先,对应图件上的鱼塘旁道路交叉口的位置,在交叉路口中央用GPS定点,先用小黑板记录交叉路口的名称和位置经纬度,并用皮尺丈量道路宽度,滚轮尺丈量道路长度。每定一个点都需要拍照存证,记录道路的宽度和长度。同学们都严谨、细致地对道路进行勘丈测量,以确保在建立数据库时尽量减小误差。

 

4 小组成员拍照记录定点情况

由于今天是第一次熟悉复核测量业务,大家都不太熟练,耗费了不少时间。相信明天同学们会熟能生巧,高效完成测量任务!

 

5 土管161合影

 

审稿:吴大放